醫療器械生產銷售行業,發展勢頭迅猛,便攜式和智能式的醫療器械到來。但對于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的生產批發銷售行業來說,棘手難題如凍冰三尺,還未消融。首先醫療器械行業整體處于“散、亂、差”的局面。國家醫療器械的企業有15000多家,但加起來僅占全球醫藥器械市場總規模的14%。
2016年,這十家國際醫療器械巨頭年收入合計1454億美金,占全球市場規模36%,于今該比例不降反升,表明行業集中度反而越發加劇,強者恒強,似乎高端醫療器械話語權仍掌握在國際霸主手中。
居民的消費水平會影響醫療器械行業的總體收入水平。近年來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高,相應在醫療健康方面所分配的支出有著顯著提高。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城鄉居民的健康意識也在明顯加強,對醫療器械的產品功能、效果、安全等會提出更高的要求。這些因素將會推動醫療器械行業不斷發展、創新,并給優秀的醫療器械企業帶來機會。
(1)市場需求持續增加
從宏觀經濟來看,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,我國衛生總費用占 GDP 的比重也在不斷增高,但目前仍低于大多數國家的水平,增長潛力較大。據衛生部統計, 2014 年,中國衛生費用占 GDP 的比重僅為 5.56%,不但低于高收入國家8.10%的平均水平,與低收入國家 6.20%的比重相比也較低。根據尚普咨詢發布的《2011 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》顯示,預計到 2015 年,中國整個醫療儀器與設備市場預計將近 3,400 億元。目前全球醫療器械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 42%,而我國醫療器械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 14%,市場發展前景潛力巨大。從人口結構分析, 2001 年至 2020 年是中國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,平均每年將增加 596 萬老年人口,年均增長速度達到 3.28%,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們對醫療資源需求越高,老年人醫療衛生資源消費量是其他人群的3至 5倍,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增長,醫療器械需求量將顯著增加。
(2)國家政策對支持醫療器械行業的支持
醫療器械行業關系到國民的生命健康安全,被國家劃入中長期重點發展的領域。2002 年發布的《醫藥科學技術政策》中指出,要提高醫療器械、制藥裝備的研制和制造工藝水平,加強知識產權保護; 2009 年發布的《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》鼓勵“開發生產適合我國國情的醫療器械”; 2013 年發布 的《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指出,支持醫療器械的研發和產業化等。國家對醫療器械產業的扶持,提高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綜合能力,加強了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究開發,使我國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醫療器械產品以及企業。
雖然眼下正值料峭寒冬,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的春天即將到來。調研顯示,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已近4000億元規模,年均增長率約23%,到2020年國內銷售總額將超7000億元,未來10年年均增速達10%以上,遠高于全球5%增長均值,可見國產醫療器械產業已加足馬力,駛入快車道。
中高端醫療器械的市場基本被國外壟斷的原因之一,是國內醫療器械研發的投入跟國外差距較大。據統計,我國排名前20位的醫療廠商研發投資占比為4.21%,如果全國醫療器械廠商,其研發占比僅為2.5%,而2016年全球醫療器械廠家的研發占比為6.9%,比如西門子在研發上的投資為13%,強生是6.2%,所以研發的不足嚴重制約了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。
國內廠家為何不愿投錢研發?主要原因是研發周期長,技術水平受限,缺乏創新,所以只能放棄自主研發依賴進口。目前國內資本也恰恰是看清該局勢,眼光轉向國外,通過資本并購、海外收購或專利收購等手段直接獲得新興技術,以增強自身實力。但走捷徑的問題在于,投資成本高,不是所有小規模企業都能承擔的。所以問題癥結,還是技術差距限制了國內醫療器械好又快地向前發展。
醫療器械批發銷售行業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間,也是醫療器械行業快速增長,迎來春天的有利環境。可喜地是,近年來國外產品壟斷的格局出現扭轉,比如十年前年高端醫療設備中的CT,進口品牌市場份額高達80%,呼吸機為90%,但現在支架等設備耗材已經實現“進口替代”。
據報道,心電圖機、超聲診斷儀、心臟支架等診療設備及耗材也逐步在臨床開啟或實現了進口替代,以樂普、萬東、邁瑞、聯影、魚躍等為代表的優秀國內廠家以逐步被市場認可和接受,產品質量與進口品牌的差距正在縮小,所以國產取代進口的革命道路剛踏上征程,是大勢所趨,也是民心所向。
所以對醫療器械生產批發銷售的企業來說,應該遵循政策引導,正確定位、擇機發展。順應調整的大環境,轉換傳統銷售依賴思維,盡快向技術型、服務型模式靠攏。一是抓住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發展機遇,將上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;二是準確把握前沿醫療科技脈搏,在基因測序、精準醫療、IVD診斷等新興細分領域勇敢探索。